首页

艾彩楼道帆布鞋踩踏

时间:2025-05-26 00:35:53 作者:全国游泳冠军赛收官 老将新秀多点开花 浏览量:61703

 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(记者 国璇)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24日在广东深圳收官。31岁的汪顺和30岁的徐嘉余均夺冠,21岁的潘展乐收获第九金,12岁的于子迪摘得第二金。老将和新秀均有不俗表现。

  汪顺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10秒64夺冠,刷新赛会纪录,继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后再添一枚单项金牌。400米个人混合泳和200米蝶泳、1500米自由泳并称为泳池中的“铁人三项”,这一艰苦的项目考验着运动员的技术和耐力。作为男子混合泳赛场上年龄最大的选手,汪顺说巴黎奥运会后自己犹如越过山丘,心态更从容,更能享受赛场。

  本届冠军赛是7月新加坡游泳世锦赛的选拔赛,也是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游泳项目资格赛。谈及两个重头戏的目标,汪顺称重心在混合泳单项的角逐,也会尽力参加接力的比拼。

  30岁的徐嘉余当天入账男子50米仰泳和男子4×100米混合泳接力两枚金牌。此次冠军赛,作为中国男子仰泳领军人物的他轻松包揽三枚单项金牌,随着50米仰泳入奥,徐嘉余期待在新的奥运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不过,他也坦言在努力克服年龄增长带来的压力,期待有更多年轻小将涌现。

  潘展乐所参加的四个单项和五个接力均夺冠,独揽九金,成为赛事最大赢家。对于未来,他表示会专注于主项100米自由泳,并进一步提升200米自由泳的实力。

  小将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。“小孩姐”于子迪当属本届赛事的最大惊喜,几乎实现了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“每天一PB(个人最好成绩)”。当晚,她继女子200米蝶泳后又在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折桂,夺冠成绩4分35秒53远超世锦赛A标4分43秒06,在巴黎奥运会该项目决赛中排名第四。此次冠军赛,于子迪收获了三张世锦赛门票,有望踏上首次世锦赛之旅,她希望努力去游,发挥最佳水平。

  18岁的张展硕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夺冠后,马不停蹄转战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,夺得亚军的同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。此行带病作战的他夺得了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,但两项的成绩遗憾未达到世锦赛A标。张展硕也表示未发挥出最佳水平,之后会吸取教训,在大赛前调整好身体状态,并在训练能力和技术上继续加强。

  老将追梦,新人冒头,新旧传承的画面也令人动容。三位奥运冠军孙杨、汪顺和潘展乐是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的对手,也是男子4×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的搭档。孙杨称,老和新都在一起,表示中国游泳能传承得更好。汪顺表示,竞技体育的互相竞争和共同进步是非常好的过程。潘展乐将孙杨和汪顺视为自己的偶像和成长的引路人。

  两项男子混合泳决赛中,汪顺和15岁的浙江队队友谢以忱均登上领奖台。汪顺说,希望将自己关于混合泳的经验和感悟分享给大家。谢以忱则表示,能和偶像汪顺同台竞技,对自己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鼓励。

  此前举行的女子200米蛙泳决赛中,15岁的吕沁遥超越了其偶像、29岁的叶诗文夺冠。赛后她表示要学习“小叶姐”刻苦努力的精神,不能遇到挫折就放弃。叶诗文也热情向后辈传授经验,鼓励她一步一个脚印、每一场比赛都积极总结经验。

  接下来,中国“泳军”将乘风破浪开启新征程,以好状态迎接新奥运周期的国际赛事历练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方能否证实“美财长耶伦即将访华”?外交部回应

据岛内绿媒《自由时报》等台媒报道,日本集英社出版的《亚洲人物史》系列丛书中将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归类为中国历史人物。李登辉基金会董事长、李登辉之女李安妮11月2日发声明称深表遗憾,还声称因为不论是从出生当下或二战结束迄今,李登辉皆不宜归在中国项下,并强调她父亲应该是“台湾人”。李安妮的此番言论引发岛内网民争议,有人说,“李登辉是中国人啦”,还有网民痛批李登辉,“他根本不配做中国人”。

百余名侨商侨领聚焦广西“一区两地”建设机遇

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显示的信息,2022年12月,傅聪接替张明担任驻欧盟使团团长、特命全权大使一职。2024年3月27日,傅聪举行离任招待会。

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推出哪些具体举措?财政部回应

2024年“壮美广西——全国记者边疆行”秋季文旅宣传采风团一行,近日走进护龙村。这里是国家一类口岸——龙邦国际性口岸所在地。站在村舍周围凭栏而望,中越两国通关情形尽收眼底。

杭州市住保房管局:杭州购房即落户系片面解读

“最大的研发困难就是机器人在行走状态下随时都可能跌倒。”张锐解释,核心技术难点在于步态控制、环境感知等环节构成的机器人运动脑。让机器像人一样在行走过程中达到一种动态平衡,就要根据机器人的不同状态单独设计算法,最核心的一步是对机器人进行数学建模分析,依此计算出机械结构,再根据预设的重量、自由度等指标,分析计算出每个关节的力矩、转速。

时政画说·光影两会丨开幕

媒介融合开辟中拉影视剧集传播新空间。电视剧是中拉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。20世纪80年代起,中国电视荧屏共引进了30余部拉美电视剧。2014年以来,随着中拉关系日益紧密,影视交往愈加频繁,中国剧集开始涌现在拉美电视荧屏,《楚乔传》《温州一家人》等电视剧先后登录秘鲁国家电视台等多个拉美主流电视台。当地时间11月6日,秘鲁电视“中国时段”启动,为秘鲁和拉美观众带来《三体》《山海情》《玫瑰的故事》等数十部中国优秀视听节目。秘鲁也成为第四个开辟“中国时段”的拉美国家,在固定频道、固定时段、固定栏目常态化播出中国优秀视听节目。媒介融合是中国和拉美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,而新媒体为中拉影视交流带来了新机遇。中国影视海外传播品牌“China Zone”在巴西开播,为巴西人民提供更多的观影渠道和更丰富的内容选择。在海外视频平台,《外星女生柴小七》等中国网络剧集受到拉美观众欢迎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